新华丝路日内瓦11月20日电(记者陈俊侠、报道员刘雅贤)17日至18日,“中国(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展”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部大厅举行。来自塞浦路斯、英国等数十个国家常驻日内瓦代表、国际组织工作人员数百人齐聚一堂,零距离体验各种广西地理标志产品,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非遗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水秀美,光热充沛,多民族在此共生共融,孕育出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展览期间,来自横州市的茉莉花展台特别亮眼。该地享有“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都”的美誉,其茉莉花产量占全国的80%和世界的60%,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制成的茉莉花茶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现场观众纷纷“一喝为快”,赞口不绝。
一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工作的英国籍工作人员在品鉴茉莉花茶后,用中文说道:“每当我在英国的商店里喝茉莉花茶时,都能分辨出它是否来自中国。这里的茉莉花茶品质出众,是我的最爱。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能在这里亲身体验真是机会难得。”
除了茉莉花茶,六堡茶也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对于“六堡茶制作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石濡菲表示:“我们要向世人展示我们的历史文化,展示我们的产品特点,展示我们的六堡茶故事。同时也希望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重走茶船古道,让六堡茶再次走向世界。”
一位名叫安卡·丘雷尔的女士一边品尝六堡茶,一边拿着展示的茶饼爱不释手。这是她第一次看到饼状的茶叶,觉得新鲜又有趣。她说:“这款茶口感质朴,有一种非常健康的味道,我很喜欢。”
本次展览由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举办,展品不仅有六堡茶、茉莉花茶,也有博白芒竹藤编、合浦珍珠、坭兴陶等,让各国来宾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匠心传承。展会现场,非遗传承人黄连将女士熟练地编织了一个天鹅形餐巾纸托架,其精湛的芒竹藤编手工艺技术吸引了众多目光。
黄连将透露,仅在广西玉林市博白县,藤编这一传统技艺从业人员就达20多万,她本人带动的从业人员有2000多人。她说,从事编织的绝大多数是妇女,这不仅是广西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当地重要的出口产品,已成为妇女赋能的重要领域。
黄连将告诉记者,展览期间,她在日内瓦市中心的几家大型商店里看到了她所在企业生产的芒竹藤编产品。“我们的大部分手艺人只能在家门口工作,但她们的手工艺传遍了全世界,这很了不起。”她说。
目前,广西获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44个、以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注册116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经营主体总数1907家。除了上述产品,产自广西北海合浦南珠和广西钦州的坭兴陶等展品也获得参观者高度赞誉。“地理标志教育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在保护地理标志产品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塞浦路斯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知识产权随员萨瓦斯·哈吉米纳斯赞叹道。
WIPO传统知识部门工作人员亚历杭德拉·列多·尼诺莱斯-曼萨纳尔对展出的传统手工艺品表现出浓厚兴趣:“我很喜欢这些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和精美的手工艺品,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它们产地和制作工艺的信息。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能够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
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地理标志产品不仅是地方特色的体现,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感受大美广西。”目前,广西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过260亿元,带动500余万人就业,真正实现了“地标兴产业,产业富农户”的良性循环。
点击了解更多:丝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