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2017年,英国科学家彼得被确诊为渐冻症。面对这无法被治愈的绝症,他不仅没有自暴自弃,还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改造自己的身体! 彼得·斯科特-摩根是英国的一名机器人科学家,在机器人领域颇有名气。他不仅出了8本机器人领域相关书籍,还在全世界举办了近千场演讲。 然而,就在彼得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时候,厄运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2017年,彼得突然感觉到四肢无力,去医院检查后,他竟被诊断为渐冻症。这对于彼得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众所周知,渐冻症是当今世界上无法被治愈的绝症。患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逐渐失去行动、说话、进食,甚至是呼吸的能力,最终毫无尊严地死去。 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后,彼得接受了事实,既然自己会逐步失去身体各器官的活动能力,不如想办法寻找替代方案。 经过思考,身为机器人科学家的彼得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用机械改造自己的身体,并代替自己器官的功能。 在当时,这种通过改造,成为半人类半机械生命形态的概念只在科幻作品中出现,被称为赛博格。而彼得的想法一旦实现,就意味着他将会成为现实中的首位赛博格。 这时的彼得已经无法走动,只能坐在轮椅上。如果按照病情的发展,接下来他会逐渐失去进食和排泄的能力。 因此,彼得制定了第一阶段的方案:通过在胃、结肠、膀胱三处做外科手术开口,并用管子连到背部的体外消化系统。 可是,彼得的想法太过疯狂,在世界上没有先例。一开始,没有医生敢对他进行这项外科手术。 好在彼得和家人没有放弃,费尽一番周折,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愿意进行手术的医生。 2018年7月,彼得接受了第一阶段的手术。术后,他还非常幽默地称自己已经不是彼得了,而是“彼得1.0”。 进食和排泄的隐患解决后,彼得还用带机械臂的电子轮椅解决了日常行动不便的问题。接下来,就轮到了另一个难题——与人进行交流。 由于渐冻症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面部和喉部肌肉会逐渐失去功能,导致表情和语言能力丧失。 对此,彼得想出了一个办法,趁着自己还能做出表情和说话,录制表情和语音,再利用数字技术生成虚拟形象和电子语音。 于是,他找到了具有全球先进水平的音频技术公司和电影《星球大战》的特效制作公司,分别录制了自己的电子语音和虚拟形象。 但是,要想让虚拟形象代替自己发声,却还需要一个输出设备来表达情感和想法。彼得则选择了同为渐冻症患者的物理学家霍金使用的同款面部打字系统。 这款打字系统通过AI可以感知使用者的情境,从而让使用者只要输入一小部分字母即可自动生成单词和句子。 相较于霍金对于打字系统AI必须严谨表达自己想法的要求,彼得却十分宽容,愿意让AI自由发挥,以至于曾闹出表扬朋友,却被AI识别为骂人的笑话。 就在2019年下半年,彼得完成语音和表情录制后不久,他就因喉部肌肉失能而完成全喉切除手术。 对此,彼得还是很乐观,他还兴奋地表示自己已经完成了迭代,升级成了“彼得2.0”。 这时的彼得只能通过眼皮使用摩斯电码进行打字,再通过胸前屏幕上的虚拟形象做出表情和发声。 凭借眼皮打字,彼得甚至还写了一本书,写出自己成为“彼得2.0”的感受。 成为“彼得2.0”后,彼得感受到了使用AI的便利,他还在轮椅上增加了自动驾驶功能,让他可以去户外出行。 而且,在基于现有AI的基础上,他还设想了未来的升级方案。 就在彼得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时候,病魔的发展越发凶猛。到了今年,彼得的眼皮肌肉也失去的知觉,这也意味着他也失去了眼皮打字的能力。 即便全身几乎都无法动弹,彼得依然没有放弃同疾病抗争,他计划采用脑机接口技术升级自己的打字输入系统。 然而,这一回彼得没能跑赢死神。 今年6月15日,彼得的家人在网上宣布了他的死讯,世界上第一个赛博格在同渐冻症进行了5年的斗争后,还是遗憾地离世了。 不过,彼得的死并不是结束。 他生前所使用的AI语言系统还在不断学习进步中,而且还能通过彼得的虚拟形象将他的一言一笑,留存在世上。 不仅如此,彼得在生前创办的公益组织“彼得·斯科特-摩根基金会”也将彼得所使用的过的所有技术开源,并分享给世界上其他因为疾病而失去行动能力的病人。 彼得的选择,无疑是用科技创造出另一种延续生命的方式,相信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还会带给人类更多的奇迹。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对于彼得这样使用科技来改变命运的行为,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