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信息社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明年还会这么热吗?中国60年来最强热浪引发新的研究挑战

2022-09-29/ 德清信息社/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原文作者:SmritiMallapaty中国部分地区的严重热浪加重了伏旱,诱发了林火。中国许多地区刚刚从持续两个月的破纪
西安KTV招聘

原文作者:Smriti Mallapaty

中国部分地区的严重热浪加重了伏旱,诱发了林火。

中国许多地区刚刚从持续两个月的破纪录热浪中“脱身”,这场热浪还带来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分析触发这类极端事件的条件,因为许多预测都不太准确。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气候学家孙劭说:“我们没想到这次的强度会这么严重。”

7至8月的极端干旱事件让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位退至10米。来源:Shen Junfeng/VCG via Getty

这次热浪和干旱的严重程度让研究人员意识到,有必要优化气候模型,并将多个极端事件放在一起研究,从而更好地评估其影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大气科学家王爱慧说:“复合型事件会酿成更多灾难。”比如长江流域的旱情就在高温少雨的综合作用下迅速加重。

又热又干

从6月中旬到8月下旬,一股热浪袭击了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这也是自1961年开始气象观测以来最长、最强的一次热浪。近10亿人经历了35°C以上的高温,3.6亿人在热浪持续期间遭遇了40°C以上的高温。

7月到8月,中国南部的长江流域经历了1972年以来最强干旱。孙劭说,居住着中国近1/3的人口的长江流域降水量比近30年来同期平均值减少了最多八成,气温也比均值高了2–4°C。王爱慧说,这次干旱非常极端,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水位从6月的19米退至8月底的9米。

在这些极端气候趋势中,还穿插着反季林火和局部地区强降雨造成的暴洪。福建师范大学气候科学家方克艳说:“今年很反常。”

高压系统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造成无云天气和高温的直接原因,今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很强,持续笼罩长江流域,而往常它在该地区是一个位置偏东、范围较小的高压系统,王爱慧说,这个系统让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印度洋的水汽无法抵达长江流域。

副热带高压通常会被很高的山脉切断,比如喜马拉雅山,但今年多个高压系统在特定纬度连成一片,形成了环球状高压带,这或许也解释了欧洲和美国出现的热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气候科学家蔡文炬说。

这个高压系统正好遇到全球中纬度上空异常扭曲的西风带,将降雨带到了中国北方地区,但基本绕过了南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学家王会军说。

海面温度也对这些极端事件有贡献,如太平洋部分地区水温偏冷导致了拉尼娜气候事件。气象学家认为,全球正在迎接连续第三年的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加上太平洋更低的海面温度,通常会让长江流域的降雨减少,王会军解释道。

复合事件

多个极端事件的叠加让中国一些研究人员“大开眼界”。王爱慧打算不再只研究单个极端气候事件,她认为更多的重心应该放在研究复合型气候事件上。她说,想要研究干旱这类复杂事件,研究人员会越来越依赖模拟地球系统的复杂模型。

孙劭还想研究叠加事件对灾害的放大作用,从热浪和干旱到大风、暴雨、冰雹和寒潮。他说:“过去我们只关注单一的灾害事件,但未来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复合灾害。

暖化背景

今年的极端事件发生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随着全球气温上升,中国北部的干旱地区预计将更多雨,而南方的潮湿地区将更干燥[1]。北京师范大学的水文气象学家张强说,目前为止,今年发生的大部分事件都与这些预测相符。

1951年以来,中国的气温每10年上升0.26 °C,超出了全球平均水平。虽然气候变化在最近各类事件中的作用仍有待研究,但一般而言,更暖的气温会增加蒸发,这会加快向干旱条件的转变,干旱程度也会加重,蔡文炬说。气候模型显示,整个中国的干旱情况还将恶化,部分地区的干旱频率将增加[2]。

参考文献:

1. Fan, K. et al. Environ. Res. 16, 034061 (2021).

2. Su, B.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5, 10600–10605 (2018).

原文以China’s extreme weather challenges scientists trying to study it为标题发表在2022年9月21日《自然》的新闻版块上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