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培训班 对越自卫反击战于1979年2月17日开始,到3月16日解放军全部撤回国内后结束,但是接下来10年中越边境就一直处于武装对峙、冲突的阶段,最激烈时战斗已经升级到战役规模,双方伤亡也非常惨烈。 中国人总说“一劳永逸”,一次性解决所有麻烦是最好的,但是在中越战争中,中国却一直在刻意控制战争规模,即便是1979年深入越南国境作战,事实上也是点到为止,和1962年的对印自卫战争一样,在取得巨大的优势情况下,解放军就主动撤兵。 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很遗憾,也很疑惑,如果能继续打下去拿下河内,歼灭越南的精锐力量,让越南彻底臣服,再也没有胆量和实力来招惹中国,这不更好吗? 在对越作战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在对越战争爆发的前一天,1979年2月16日下午的干部报告大会上就解释了对越作战的三大原因。 第一个是在国际层面上要遏制苏联的扩展战略。 第二个是在国家安全层面上要保证边境安全,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 第三个则是在军事建设层面上,通过实战来锻炼部队。 会议上邓小平还强调,决定发动对越战争是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前前后后至少反复考虑了两个月,自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后,我国又对越南发动了10次以上的警告,对越南蚕食我边境伤我边民的行为也进行了无数次的抗议,但都被越南当成了耳旁风。既然越南听不进人话,那就只有用实际行动来惩戒。 “黎笋集团不要认为中国人是软弱可欺的,不要把中国人说的话当作耳边风,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类似这样的语言,我们不是不断地讲的。讲有没有用呢?没有用,你讲你的,他搞他的。” 越南在统一南北之前就已经和中国产生了裂痕,一来在胡志明死后,更加激进极端的黎笋集团掌握了越共的政权,黎笋掌权后开始对越共亲华一派进行打压和清洗,并积极推行自己的“印度支那联邦”战略,走上了地区霸权的道路。 二来由于70年代初中美关系破冰,让越南一些人开始对中国不信任,这些人主要还是以黎笋集团的人为主,他们在越南革命期间主要在越南中部和南部活动,和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太多交集,不能充分意识到中国对于越南的援助有多重要。 三来苏联的全球扩张战略和黎笋集团的地区霸权战略不谋而合,在越南早期的抗法抗美斗争中,苏联其实一直处于不管不顾的状态,直到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才看到了越南处于遏制中国的重要地理位置,于是开始加大对越南的援助工作,希望越南成为在东南亚的桥头堡,并在内部扶持亲苏反华势力。黎笋集团和苏联的利益交汇,自然也就同流合污。 其实这也就可以看出越南对中国的白眼狼行为,除了其自身不求实际的白日梦之后,也和苏联的恶意挑拨有很大的关系。而且日后越南之所以对中国的警告充耳不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苏越同盟的建立,越南自以为有苏联撑腰,加上被自己的一系列军事胜利冲昏了头脑,才肆无忌惮地推行其霸权主义的扩张政策。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苏联正处于国力的巅峰期,其全球战略处于扩张状态,美国则因为越战的失败而处于战略收缩防御的态势。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3月16日的讲话中说:西方都恐惧苏联,我们打这一仗就是要“量一量”苏联到底几斤几两。 而当战争爆发后,苏联在中国北方边境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仅仅是和其自己的小弟一起对中国进行了口头“抗议”,以及派了些军舰进入中国南海,空运了一些物资给越南,这种违背“盟约”的行为让苏联的国际信誉大大降低,可以说丢尽了脸,而且由于长期对越南进行大量援助,增加了苏联自身的经济负担,间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在之后中越10年的边境冲突中,苏联也仅进行物资和外交上的援助,而他的军事力量又都投入到入侵阿富汗的行动中,这让中国完全释放了北方的军事压力,因此才能不慌不忙地以轮战的方式将各军区的部队拉到边境上锻炼。 所以中越战争,虽然子弹是打在越南身上,但也确实痛在苏联的脸上,大大消除了国际社会的“恐苏症”,全面推动了国际上的反苏联霸权主义斗争。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当摸清了苏联的底之后,中国可以放心进行军事改革和裁军,国家节约出大量的资源和资金用于国内的改革开放,未来100年的发展走出了成功的一步。 10年的边境战争对于中国这个大国来说是一场位于局部一点,且非常优先的冲突,每年一个集团军的轮换所消耗的兵力和物资都非常有限。而且由于越军没有进攻能力,所以中国也没有必要进行严格的纵深防御,除了边境的部分地区被划为战区以外,云南、广西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受战争影响, 用德国记者的话说:这个大国显示出他对一场边境冲突的淡定,紧挨着战场的云南看不到战争的迹象……昆明的墙报更多地在宣传四个现代化,而不是战争…… 但越南则完全不一样,对于越南来说,其整个北方边境都是战区,而且由于中国在1984年后的老山轮战中攻势非常猛,大有发动第二次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架势,所以越南在整个北方集结了大量重兵。 由于不知道中国的实际意图,所以越南只能不断投入资源加固防御体系,除了在边境线上和解放军作战之外,整个北方还时不时进行战争动员和大规模战备演习。 可以说这10年间越南不仅没办法抽出力量来扩大与柬埔寨和泰国的战争,也没有办法来发展国内的经济,苏联的那点援助也几乎全部投入到北方的“无底洞”中。越南实施了整整10年的战时经济,浪费了10年的发展时间,这也是经济发展的黄金10年。 这10年几乎是差点将越南国家给拖崩溃,基本是将越南的发展潜力给拖没了。可以看看现在的越南,发展依旧非常乏力,迟迟无法踏入工业化,只能作为一个地区小国,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锐气。 这也是中国想要的结果,以较小的代价完全消除了来自南方的威胁,打破苏联的战略包围,即便是现在美国想要拉拢越南来围堵中国,越南也完全没有这个力量。 这场战争对于解放军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对越战争前,中国上一次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其实还要追溯到抗美援朝战争,虽然后来也有对印和对苏的战争,但这些战争规模太小,参战人数也不多,可以进行一些战术战法经验总结,但远达不到锻炼部队的作用。 当时由于技术受限,军事演习贴近实战的程度达不到现在的水平,所以实战经验对于军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实战经验,所以当时解放军的战术、战法、武器装备等都呈现了下降或落后的局面。比如官兵的军事素质和战术素养下降,对山地丛林地带作战经验不足,单兵火力不如越军等,这些问题都在战争中暴露了不少。 我军也根据战争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检讨,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其实那个时期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军队的军费是很有限的,但是从1979年的反击战到两山轮战时期的解放军样貌来看,明显能感觉提升了一个档次,光从单兵装备上看,钢盔的普及、自动步枪的普及、迷彩服的试装、专业狙击枪的列装……改变是非常大的。 而且由于两山轮战,我军侦察兵部队得到了空前的锻炼,并在侦察兵的基础上,我军组建了现代化的特种部队,可以说实战确实很能锻炼部队。 每个军区的轮战也是让79年没有参加战争的部队获得了实战机会,各自取得的经验、心得又在全军分享、推广,再一次全面提升战斗力。从伤亡人数就可以看出,我军的伤亡是逐年递减的,但越军却一直居高不下,可见实战锻炼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同时这场战争为我们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指挥员,比如参加过1984年7月12日“船头地区防御作战”的陆军14军步兵第40师119团团长张又侠,如今已经成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军衔。 10年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反而是打开了困局,获得了未来的发展空间,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影响都极为重要,对于邓小平的战略眼光,我们只能说不得不服。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