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视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sousp.net 传说主席第一次见到吉安起义后的罗炳辉,好奇地问:你能枪打飞鸟?罗炳辉二话不说,嗖地拔出左轮手枪朝天上的飞鸟一挥手,一枪击落。主席大声赞道:好! 罗炳辉将军起义后,第一次参加组织会议,那时红军军服还不整齐,杂色的较多。为了郑重其事,罗炳辉把在旧军队里的行头穿上。马靴、武装带,呢子大衣。在一片破旧棉衣中很显眼,引起大家的异样、好奇。 北伐战争中的罗炳辉 罗炳辉在旧军队当军官,是全凭自身过硬本领。一个农民子弟,全无根基,也不溜须拍马。罗炳辉将军之子罗新安上世纪编剧的电影《从奴隶到将军》,形象地表现罗炳辉从士兵到营长的过程。刻苦训练,军事技能娴熟。攻城时,他曾手持栓动步枪,对准城头守军用腰枪射击,弹不虚发。打完一枪,把枪朝边上的人一丢,再接过另一支推上膛的步枪,把枪口朝城墙守敌一摆,枪响人影倒。又冒着城门口大火,一手持刀,一手左轮手枪,冒死冲锋,连眉毛衣服都被烧掉,好不容易才挎上指挥刀。 同为受苦人,正义情也真。罗炳辉不是那种一阔就翻脸的无情之辈。北伐战争时,他当朱培德手下的交通组长,对沿途招来的挑夫食宿安排周到,没有逃跑的,到赣州任务完成。他准备给民工发工资时,同组的军官恐吓民工,说罗炳辉对他们好,是要骗他们去当兵,民工一哄而逃。那些军官要罗炳辉把工钱私分了,罗炳辉本来就对他们欺骗民工感到气愤,说钱要上交。那些人威胁罗炳辉:你还要命不要?罗炳辉只得把钱给他们,自己一分钱不要。 罗炳辉在家里时,就是因为忍受不住恶势力的欺压,抛妻别子,投军入伍以图报仇雪恨。可是他入伍后,家境并没有起色,妻子被逼改嫁,母亲阻拦被打伤去世。他离家出走时,头发花白的岳父流泪劝他:二姑爷,还不回去照看孩子呀?他也是流着泪,硬着心,头也不回地奔向昆明去参军。他听说母亲被打去世,父亲又被诬陷入狱,一下晕过去。也许是自己还没有权力?他在两唐(唐继尧、唐继虞)云南督军手下任亲随时,趁机提出家里的不幸,军阀眼里世道就是如此。岂会为一家农民改变一方社会?只是发一份训斥行文地方,应付他了事。 两唐被赶下台,把罗炳辉带到港岛,让他“专司采买,出入有车,各店铺奉为上宾”。可这种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仇恨像一块巨大石头压在心上,数次请辞。然而,身材高大,枪法出众,不贪钱财,洁身自好,这样的人哪里找?老唐不放。他毅然理清账目,不辞而别。其间,有一位随二唐到港岛阵亡师长的年轻漂亮姨太太,身价百万大洋。看上了相貌堂堂的罗炳辉,要他随她到上海去。罗炳辉不为所动,坚持回到云南,投到中山先生麾下的滇军朱培德部。 红军时期罗炳辉 一心反抗不平,不能与黑暗共存的罗炳辉,最终加入我军是必然的。他的聪明才智在人民军队充分展示出来。如果罗炳辉只会打枪,那只是匹夫之勇,勇敢战斗、善于战斗才是人民军队的优秀指挥员罗炳辉。在滇军,他的最高职务是营长,到红军后很快独当一面,福建军区司令员、红十二军军长,到长征前的第九军团军团长。在苏维埃一大获一级红星金质奖章,这是当时的最高奖励。 在新四军二师,有一首《罗炳辉射击手》歌曲: 高高树上一只鸟,呯通一声把它打倒。谁是这样高妙的神枪手,罗炳辉是射击的好榜样。打靶瞄准百发百中,射击敌人绝不落空。谁是这样高妙的神枪手,罗炳辉是射击的好榜样。 二师的战斗力,在战场上得到检验。桂系部队的战斗力在蒋军部队中是比较强悍的,可是在二师面前,从没有占到便宜。有名的“大桥战斗”,二师部队千人一个团攻击桂系牢固工事里的八百人的“模范”营外加四百人县大队,20小时不到就结束了战斗。何况桂系装备弹药强于新四军。这次战斗的意义,在于以往桂系在五尖山等野战战场败于二师,现在躲在工事里固守照样打不过二师。 二师坚强的战斗力,除了罗炳辉军事训练搞得好,也是因为有雄厚的家当。当时在江南新四军各根据地流传着多个版本《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歌曲,徐克作词谱曲歌词是这样的: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打仗总是打胜仗,从不欺负老百姓。老百姓、老百姓,人人拥护新四军。 谁说工农不中用?今朝抗日打先锋;为国为民为自己,快快参加新四军。新四军、新四军,个个爱护老百姓…… 淮南根据地是这样的: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一天给你三顿饭,三顿给你二两荤。一条裤子两条缝,大五大十钱崭新。长官不压民拥护,都是工农子弟兵。 罗炳辉将军常说,“热不张盖,冷不着衣”,就是烈日下,战士没有草帽戴,干部不能先戴草帽,冬天里,战士没有棉衣穿,干部也不能先穿棉衣。二师坚强的战斗力,让根据地民众安居乐业,各项生产稳定开展。有了“飞马”卷烟厂,这是每天生产一二千条香烟的烟厂,远销上海、南京,供不应求,每月上缴30万元给新四军军部。二师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其他根据地有钱,罗炳辉对士兵的关怀得以实现。另外,由于与南京、上海接近,通过商人、自己的采购人员购买根据地各种所需物资,甚至整船崭新的军火也可以买来。当然这么繁荣的商业,二师是保护带收税的。 著名“军工模范”吴运铎主持二师兵工厂,罗炳辉很关心吴运铎的衣食住行。吴运铎不负所望,二师可以自产迫击炮弹、枪榴弹、子弹、手榴弹、各式地雷、还有平射炮。在六合桂子山战斗中,二师部队发射的枪榴弹像“倾盆大雨般飞向敌群,打死80多个鬼子”。在1945年大反攻中,日伪的碉堡、炮楼在二师火炮面前不堪一击。 “1945年8月15日,裕仁发表投降诏书。21日,日本乞降使节、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代表今井武夫一行八人飞抵湖南芷江。晚8时30分,具体会谈开始。今井武夫强调指出:(日军)在徐州、蚌埠、芜湖附近,尚受到延安军的攻击,另有一个师进入浦口,其中一部分要求占领南京。对此种‘不法’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希望贵方明确指示。” 日本人说的“延安军”,就是罗炳辉将军的二师部队。 罗炳辉将军那一辈军人,不忘初心,始终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一次,部队过河征用渔船作浮桥,罗炳辉来到河边主动问船家,部队给补偿没有?船主回答还没有给,答应的数字也较低。罗炳辉马上赶到桥头兵站查询,兵站负责人说,原来规定要给米的,可是地方因未接到上级通知不肯发粮,兵站已经打报告,上级还未答复。 罗炳辉很生气:人家在饿肚子,你们却在等公文。为什么不一边发米、一边派人到上面报告?让群众饿肚子埋怨我军,你们就过意得去?我们做事是对人民负责呢,还是对公文负责?罗炳辉命令立即发米,安排好群众生活。这样的事,罗炳辉管多了,被百姓呼之为“罗青天”。 罗炳辉与陈毅等新四军将领 罗炳辉在鲁南病逝后,葬于当地。拉锯战中,被蒋军还乡团暴尸,百姓暗地里埋藏起来,解放后重修陵墓。 斯人已逝,英名永存。那天晚上,病中的罗炳辉被一只獾子吵得难以入眠,拿起一支汉阳造步枪,黑暗中对准声响处轻扣扳机,那一枪至今回荡在耳,留下永远的传奇。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